水处理分散剂采用纳米嵌段聚合物结构设计,可靶向吸附颗粒界面,实现微米级悬浮物分散率≥95%,经ASTM动态模拟测试,抗沉积性提升80%。耐受120℃高温及pH 1-14环境,CaCO3/Fe2O3等复合垢分散容量达2000mg/L,同步降低系统压差35%。通过OECD生物降解及RoHS无重金属认证,与反渗透膜、合金设备兼容,循环水浊度稳定<1NTU,已助力石化、焦化行业实现连续运行周期延长2倍。
水处理分散剂的主要特点包括:高效分散颗粒、增强表面活性、防止沉淀形成、适用范围广、环保且低毒或无毒、以及能够稳定水质等。这些特点使得水处理分散剂在水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。
性能特点:
1.高效分散能力:通过吸附在颗粒表面,降低颗粒间的吸引力,防止颗粒团聚和沉积。对无机颗粒(如碳酸钙、硫酸钙、硅酸盐)和有机颗粒(如油脂、胶体)均具有良好分散效果。
2.稳定性与兼容性:化学性质稳定,耐高温、耐酸碱,适用于不同水质(高硬度、高pH、高盐度等)。与常用阻垢剂、缓蚀剂、杀菌剂等水处理药剂相容性好。
3.环保性:低磷或无磷配方,符合环保排放要求。生物降解性好,对环境友好。
4.经济性:投加量少,处理成本低,可显著提高系统运行效率,延长设备寿命。
应用领域:
工业循环水系统:火力发电厂、石油化工、冶金、制药等行业的冷却水系统。中央空调循环水系统、冷冻水系统。
锅炉与热交换系统:锅炉给水系统、蒸汽冷凝系统、热交换器、管道等设备。
其他领域:涂料、油墨、陶瓷、化妆品等行业的颗粒分散。污水处理中的悬浮物分散与稳定。
使用方法
1. 药剂选择与浓度计算:根据水质分析报告(颗粒浓度、硬度、pH等)选择适配的分散剂类型。投加浓度一般为 10~100 mg/L,具体需通过试验确定。
2. 投加方式:通过加药泵将药剂连续注入循环水系统,维持稳定浓度。适用于小型系统,按周期定量投加(需配合水质监测)。可与补水系统联动,自动补充药剂。
3. 水质调控:通常将循环水pH控制在 7.5~9.5(视药剂类型调整),可用硫酸或碱性调节剂辅助。通过排污和补水调节系统浓缩倍数(一般3~5倍),避免盐类过饱和。
4. 监测与调整:定期检测水质指标(浊度、颗粒浓度、pH等)及设备运行状况。根据监测结果动态调整药剂投加量或配方。
注意事项:
安全操作: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或眼睛,操作时佩戴防护手套、护目镜。储存于阴凉通风处,远离酸、碱等腐蚀性物质。
系统维护:首次投加前需对系统进行清洗预膜,确保金属表面清洁。长期使用后可能产生少量软垢,需定期物理清洗或化学清洗。
兼容性问题:避免与强氧化性杀菌剂(如高浓度氯)同时使用,可能降低药效。复配其他药剂时需进行相容性试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