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在短时间迅速与残留氯反应,有效去除氧化性隐患,适用于各种反渗透膜,中空纤维膜、纳滤膜和超滤膜,加药量视进系统前余氯量而做相应调整,以达到最佳控制状态。
性能特点:
1.高效还原作用
快速中和余氯(Cl₂)、氯胺(NH₂Cl)**等氧化性物质,保护RO膜免受氧化损伤。
还原效率≥99%,确保进水余氯≤0.1 ppm(RO膜安全限值)。
2.广谱适用性
适用于各类水源(自来水、地下水、废水回用等)。
兼容聚酰胺复合膜(TFC)、醋酸纤维素膜(CA)等常见RO膜。
3.反应迅速
在1-2秒内完成余氯还原,无需长时间接触。
4.安全环保
主要成分为亚硫酸氢钠(NaHSO₃)或焦亚硫酸钠(Na₂S₂O₅),分解产物为无害硫酸盐。
无重金属残留,符合饮用水标准(如GB 5749-2022)。
5.经济性
投加量低(通常1-5 ppm),运行成本低廉。
使用场景:
1.反渗透预处理系统
保护RO膜免受市政供水或化学清洗后的余氯侵害。
2.海水淡化
中和海水预处理中的氧化性杀菌剂(如次氯酸钠)。
3.电子超纯水制备
确保EDI模块进水无氧化性物质。
4.食品饮料行业
用于生产用水处理,避免氯味残留。
使用方法:
1.投加浓度计算
理论用量:1 ppm余氯需1.34 ppm NaHSO₃(或0.9 ppm Na₂S₂O₅)。
实际用量:通常按余氯含量的3倍投加(如检测余氯0.5 ppm,则投加1.5 ppm)。
2.投加点选择
最佳位置:在保安过滤器(5μm)前投加,确保充分混合。
避免位置:不得与氧化性杀菌剂(如ClO₂)在同一加药点投加。
3.配制与投加
溶液配制:
将固体还原剂配制成10%溶液(如100g NaHSO₃溶于1L RO产水)。
现配现用,避免长时间储存(溶液有效期≤7天)。
加药设备:
使用耐腐蚀计量泵(如PVC隔膜泵),投加量通过流量计校准。
4.运行监测
关键参数:
进水余氯(在线监测或DPD比色法,应<0.1 ppm)。
ORP(氧化还原电位)控制在<200 mV。
检测频率:每4小时人工检测1次,或安装在线余氯分析仪。
注意事项:
1.安全防护
固体药剂需防潮密封储存,避免与氧化剂混放。
配制时佩戴手套和护目镜。
2.设备维护
加药管线定期冲洗,防止结晶堵塞。
计量泵每月校准1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