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品适用于电厂、化工、化肥、炼油、冶金等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作杀菌灭藻和粘泥剥离剂使用。
性能特点
1.广谱高效
对细菌、真菌、藻类、霉菌、病毒等微生物均有强效杀灭作用,杀菌率≥99%。
快速起效,接触时间通常5~30分钟即可达到理想效果。
2.作用机制多样
氧化型杀菌剂(如次氯酸钠、二氧化氯):通过氧化破坏微生物细胞结构。
非氧化型杀菌剂(如季铵盐、异噻唑啉酮):干扰细胞代谢,抑制繁殖。
3.长效持久
部分产品具有缓释效果(如固体氯锭),可维持较长时间的有效浓度。
抗生物膜能力强,能清除管道和设备内壁的生物黏泥。
4.环境适应性
适用于不同pH(3~10)和温度(0~50℃)条件,部分耐高温杀菌剂可用于热水系统。
5.安全环保
低毒或无毒,降解后无残留(如过氧化氢、臭氧)。
部分产品符合食品级标准(如过氧乙酸),可用于饮用水和食品加工行业。
使用场景
1.工业水处理
循环冷却水:抑制藻类、细菌滋生,防止生物垢和腐蚀。
RO反渗透系统:防止膜生物污染,延长使用寿命。
油田注水:控制硫酸盐还原菌(SRB),避免硫化氢腐蚀。
2.民用与公共设施
游泳池、SPA:保持水质卫生(如次氯酸钠、溴制剂)。
中央空调冷却塔:防止军团菌滋生。
3.医疗卫生
医院消毒:器械、地面、空气杀菌(如过氧化氢喷雾)。
污水处理:消毒排放水(如二氧化氯、紫外线+臭氧)。
4.农业与水产
养殖水体:防治鱼虾病害(如溴氯海因)。
农业灌溉:防止管道和滴头生物堵塞。
使用方法
1.投加方式
连续投加:适用于循环水系统(如二氧化氯0.1~0.5 ppm持续投加)。
冲击式投加:针对严重污染(如每周一次高浓度次氯酸钠冲击,20~50 ppm)。
喷雾/浸泡:表面消毒(如3%过氧化氢喷雾作用10分钟)。
2.推荐剂量
杀菌剂类型 典型使用浓度 适用场景
次氯酸钠(NaClO) 50~200 ppm 游泳池、设备消毒
二氧化氯(ClO₂) 0.1~0.5 ppm 饮用水、食品厂
季铵盐(1227) 50~100 ppm 工业循环水
过氧乙酸(PAA) 0.2%~0.5% 医疗器械、食品加工
3.配伍与禁忌
可配伍:非氧化型杀菌剂(如季铵盐+异噻唑啉酮)可协同增效。
禁忌:
氧化型杀菌剂(如ClO₂)不可与还原剂(如NaHSO₃)直接混合。
酸性条件下避免使用氯制剂(可能释放有毒氯气)。
注意事项
1.安全防护
操作时佩戴手套、护目镜,避免直接接触高浓度药剂。
二氧化氯、臭氧等气体需在通风环境下使用。
2.储存要求
避光、阴凉处保存,次氯酸钠需防分解,过氧乙酸需防爆。
3.环保处理
残余药剂可通过中和(如硫代硫酸钠还原余氯)或稀释排放。